全国新兴产业促进委员会 登录 | 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政策法规
金融法规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策法规 > 金融法规
2016年上半年全市金融运行与金融工作情况
发布时间:2016-10-24 13:14:58

 2016年上半年,全市金融业总体保持平稳,金融业依然保持首都第一产业的地位,对经济增长和财政增收贡献突出,在保持首都经济平稳发展中占主导地位,经过初步统计分析,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首都金融业发展总体情况 
据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179.7亿元,同比增长9.2%,比上年同期回落10.2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9.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6.3%。总体来看,金融业发展呈现以下几个新特点: 
(一)金融业总体运行平稳。今年以来,在利率市场化提速、资本市场低迷、经济总体下行的宏观经济环境下,金融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仍呈下降趋势。据市统计局初步统计数据,1-6月,全市金融业资产总计123万亿元,同比增长14.1%,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同比下降4.9%和14.7%。从金融业内部来看,货币金融服务业降幅明显收窄;资本市场服务业仍处于下降态势;保险业保费收入增长势头良好,上半年北京保险业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091.3亿元,同比增长44.1%。货币金融服务、资本市场服务和保险业的营业收入分别同比下降了3.2%、28.4%和20.9%,利润总额分别同比下降了0.7%、43.7%和52%,虽然传统金融业仍处于下行区间,但在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等控股公司投资收益增加的带动下,其他金融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了127.3%和242.9%,提高了金融业整体收入和利润。 
(二)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明显加快。一是A股上市公司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截至6月末,北京新增上市公司3家,北京A股上市公司达267家。二是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加速发展。三是本市区域性股权市场(“四板”)快速发展。四是机构间私募产品报价与服务系统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三)要素市场快速发展。截至6月末,本市47家交易场所共实现交易额3.42万亿元。其中,北京产权交易所及其控参股的各交易平台累计成交金额3.12万亿元,同比增长69.8%。北京产权交易所下属的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在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的授权下,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集中簿记建档发行金额约2.7万亿元,取得较为显著的成绩。京津冀产权市场发展联盟影响力进一步发挥,截至6月末,三地在京津冀产权市场发展联盟网站披露各类项目1782项,包括企业国有产权、实物资产、技术交易、林权交易、矿权交易、环境权益、农村产权、招商融资等,披露的项目共成交1029项,成交金额412.38亿元。 
(四)新兴金融业态健康发展。截至6月末,本市小额贷款公司共批设111家,实现全市16个区全覆盖,注册资本金159亿元,贷款余额146.6亿元。本市小额贷款公司贷款资金100%投向了“三农”、小微企业等,积极为“三农”客户提供小额贷款支持,最低单笔借款额度为3万元。截至6月末,本市101家融资性担保机构注册资本共553.1亿元,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2025.6亿元,同比减少5.7%。截至6月末,本市拥有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公司56家,全国268家,位居全国第一。本市正常运营的P2P网贷平台数量为299家,位居全国第二,占全国的比重为11.5%,网贷贷款余额2554.9亿元,位居全国第一。 
(五)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创新。一是保险产品持续丰富。农险产品加强创新,农保险种扩展至23个,基本实现自然风险全覆盖。涉农保险与信贷加强合作,“农保贷”农业保险质押贷款业务大力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保险试点项目正式在京开展。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泰康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获全国首批经营个人税收优惠型健康保险业务资格。二是非银金融机构发展活跃。新华联控股集团、三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发起设立财务公司已进入批筹阶段,北京二商集团、北京首农集团发起设立财务公司,中信集团、光大银行、华夏银行设立消费金融公司事宜已列入北京银监局2016年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规划,北京中民资产管理公司在京设立,北京中关村银行已进入启动阶段。 
(六)金融有力支持服务业扩大开放。一是帮助企业突破融资瓶颈。外债宏观审慎管理试点升级以来,已有51家企业按照试点政策借入外债资金22.2亿美元。自2016年5月3日起,试点政策已推广至全国范围。自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外汇管理部推出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以来,北京地区共79家跨国企业集团开展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2465家境外成员企业享受到政策便利,累计融通资金1321亿元,资金融通量占全国近20%。二是推进证券基金期货业积极扩大开放。向市政府报送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在国务院批复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政策框架下进一步开放证券基金期货业有关事宜的请示》,目前国务院已批转中国证监会办理。三是推进支付清算、跨境人民币结算等业务逐步开放。截至6月末,北京地区已有5家支付机构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业务,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额达12.38亿元,成为促进北京外贸发展的新动力。 
(七)科技金融创新发展取得新进展。针对科技企业“轻资产”的特点,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发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信用贷款等多种特色产品,形成债权加股权相结合的融资结构。截至5月末,北京市中资银行高新技术产业人民币贷款余额2892.4亿元,同比增长10.2%。19家银行设立了近50家专门为科技企业服务的信贷专营机构或特色支行,各银行累计为小微企业提供无抵押无担保的信用贷款773亿元,已发放的贷款无一违信行为。上半年北京地区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共计完成1099起投资案例,同比下降22.8%;其中已披露金额的投资案例数为969起,投资交易涉及金额1376亿元,同比增长105.8%;平均单笔投资金额为1.4亿元。 
二、金融业积极推动落实国家战略和五大发展理念 
(一)社会融资规模明显扩大,信贷在融资结构中占比提升。上半年,北京市货币信贷运行平稳,流动性供给保持适度充裕。1-6月,北京地区非金融企业社会融资规模达6991.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898亿元,按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口径,人民币贷款新增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比重由上年同期的40.7%升至46.2%。同时,伴随存款利率平稳增长,贷款利率保持低位,2016年辖内金融机构各期限人民币贷款利率在4.8%上下窄幅波动运行,处于2008年以来的历史低位。 
(二)金融业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效显著。一是搭建三地协同发展工作平台。召开“2016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工作推进会”,就京津冀区域内创新金融产品、支持重点项目融资、扩展普惠金融服务达成共识。举办“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首金商中小企业金融发展中心邯郸项目推进会”,北京首金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和首都建设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公司分别与邯郸金融发展中心签署200亿元和300亿元的授信战略合作协议,用以支持优势产业和小微企业发展。二是金融机构建立协同机制。工商银行等大型国有银行、北京银行、华夏银行、北京农商银行等市属银行先后在总行层面建立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机制。多家在三地设有分支机构的银行同步建立了三地分行轮值制度及联动机制,有利于京津冀各区域工作的全面均衡开展。北京农商银行与天津农商银行、河北农信联社签署三地农合机构战略合作协议,开展跨区域业务合作。 
(三)金融业助力构建首都“高精尖”产业结构。一是积极助推“高精尖”企业发展。在第四届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京交会)上,金融服务板块展区面积近3000平方米,全面展示了金融业支持服务贸易、支持国家战略、支持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内容,金融服务板块共有35个合作项目相继签约,总签约额近2883亿元人民币,签约项目数量、签约总额均为历届之最。二是推动建设金融服务创新型企业平台。建设中证众创平台,由报价系统参与人作为中介机构,接受创新创业主体委托向特定合格投资者进行私募股权融资,截至6月末,共计77个项目在中证众创平台挂牌融资,20个项目融资成功,实现融资1.95亿元。搭建“互联网+”服务平台,依托报价系统创设“中国青年创新创业板”(简称双创板),打造为广大青年创业者提供规范辅导、挂牌展示、投融资对接、孵化培育等服务的全国性私募融资平台。 
(四)金融业切实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为抓手,增加金融产品供给,服务债券、资金融通和民生等领域,推进金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大力促进绿色金融发展。4月14日,由海通证券和中国工商银行联合主承的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16京汽绿色债”,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后公告发行。这是去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绿色债券发行指引》以来首支面世的绿色企业债券,也是首支H股上市公司发行的境内企业债券。该债券拓展了绿色融资渠道,在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建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二是积极推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国家农业信贷担保联盟有限责任公司在京成立,标志着我国在建立健全全国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方面迈出重要一步,将极大地推动解决农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积极支持大兴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北京农商银行推出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专项融资产品,为试点以来的首个土地整治项目黄村镇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项目提供贷款34亿元。三是切实服务民生工程。金融机构积极服务北京市养老助残券变卡项目,截至6月末,北京农商银行已为全市80岁以上老人累计发行“养老助残卡”54.2万张,累计代发养老助残资金7.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