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新兴产业促进委员会 登录 | 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数据库
最新活动当前位置 : 首页 > 数据库 > 最新活动
新城镇 补短板 惠民生
发布时间:2020-08-11 14:40:15

 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保障基本民生需求,有效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民生基础设施投入将带来投资持续增长,并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潜力

新型城镇化建设要科学规划,对提升的目标区域、建设领域、项目范畴等要详细规划,区分轻重缓急,分阶段分步骤统筹规划实施

“每个月挣5000多元,照顾家人也方便。”在四川西充县多扶镇工业园区,敬川正在生产线上作业。身为西充人,他以前在新疆务工,去年回到老家工作。

拎包入住公租房,乘公交专线上下班,还打算过两年接孩子到城里上学……敬川的生活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以适应农民日益增加的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支持管网改造、加装电梯等,发展居家养老、用餐、保洁等多样社区服务。

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在哪里?如何起到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作用?记者采访有关部委和专家,并走访川浙两地。

●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激活发展潜力

傍晚,距多扶镇政府不远处,三层的商贸市场热闹了起来。“从村里搬到镇上,就是图个方便。”自从家里的承包地流转出去,王复桂每年只在农忙时到村里的果园务工,其他时间都和家人住镇上。

实际上,这个1200平方米的商贸市场已不能满足当地需求,一座更大的综合性商贸市场正在规划中。多扶镇副镇长青小刚介绍,途经县城和农村的公交线路、医院等都在规划新增。

多扶镇户籍人口从2016年的1.9万人增加到目前的3万多人,流动人口也由2016年的1万多人增加到目前的5万多人。除了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还要为日益增多的城镇人口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多扶工业园区吸引了60多家企业落户建厂,解决近万人就业。同时,镇上新建800多套公租房,解决住房困难问题。

近年来,四川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速,按照优化乡镇布局、激活发展潜力的思路,撤并1470多个乡镇,减幅32%,形成一大批中心镇、重点镇,5万人以上的乡镇增幅70%,10万人以上的乡镇增幅83%。

“乡镇撤并加速了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城镇化的配套服务需求随之急速增加。”四川省民政厅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四川扩大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站点)数量,为乡镇上的居民提供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的“一站式服务”,保障群众生活和办事的便捷性。

“我国有近2000个县和县级市、4万多个乡镇,在公共卫生、人居环境、公共服务、市政设施、产业配套等方面存在不少短板弱项,与实际民生需求相比仍存在较大缺口。同时,产业配套设施不足,经济难以做精做强,产业集群难以形成,吸纳就业能力难以提升,居民收入也难以提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说,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既有利于保障基本民生需求,有效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医疗、教育、保障房等民生基础设施的投入,也将带来投资的持续增长,并成为我国未来拉动内需的重要潜力。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黄锟认为,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重点在促进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适应农民日益增加的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满足居民需求

“小区改造后楼道会安装无障碍凳子,走累了还能坐一坐”“楼前空地会新建健身场所,真方便”“楼前新增停车位,孩子们回来不用发愁停车”……6月初,浙江新昌县南明街道鼓山社区鼓山新村小区,一群老人围坐在一起,话起了最近正在进行的小区改造工程。

这不是鼓山新村小区的第一次改造了。2013年,该小区就完成了截污纳管雨污分离、绿化带整体规划、道路拓宽等改造工作。据新昌县建设局局长金泽昀介绍,这场始于2008年、总投资3亿元的老旧小区改造,涉及全县56个住宅小区,4.5万人受益。

缘何再升级?鼓山社区党委书记张纪东告诉记者,小区仍存在建筑屋面和立面渗漏、居民休息场所及娱乐设施缺失等短板,影响居民生活品质。

“再升级是响应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举措,今年改造项目涉及10个老旧小区,总投资1亿元。”金泽昀介绍,改造将进一步增强社区的综合服务功能,不断提高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时社区的公共服务场所还能解决部分人员的就业问题。下一步,新昌县将进一步加大改造提升力度,围绕居民需求,结合管理要求,分批分步推进再提升工作,确保县内老旧小区全覆盖、全优化。

“顺应需求,老百姓需要什么就改造什么。目前大力推进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是升级版,跟以前相比更加综合、全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黄艳介绍,过去更多是房屋节能、水电气路等单项改造,容易发生反复改造、多次扰民的问题。现在则是综合改造,可分成三类:基础类,包括水暖气路等市政配套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小区建筑物公共部位维修等;完善类,包括小区的环境及配套设施改造提升,有条件的加装电梯等;提升类,包括社区公共服务产品的供给,如养老、托育、卫生防疫、助餐等。

改造前,新昌县曾委托第三方对小区居民调查,重点突破居民最关注、最希望改变的方面,如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居住环境,同时合理加装电梯,增设居家养老、托幼服务中心、社区食堂、公共文化活动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公共服务场所。

黄艳表示,此次老旧小区改造还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

组织实施多方参与。改造方式和资金来源都是多方参与,由居民达成一致后向政府申请纳入改造计划,居民主动参与改造全程,实现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

资金筹措更加多元。去年开始,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安排中央补助资金。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帮助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供给。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项目纳入改造计划时即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物业管理模式、小区管理规约、居民议事规则等内容,需在项目初期同居民达成一致,以保障后期改造成果。

●区分轻重缓急,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新型城镇化建设并非一帆风顺,新昌县在改造老旧小区的过程中,因涉及小区的每一个居民、每一个家庭,曾遇到不少问题。

“在对加装电梯的入户调查中,我们发现居民意见很难统一。”原来,加装电梯需要二至顶楼的居民全部同意,但许多二、三楼的居民却持反对意见,工作开展难度大。县建设局工作人员说,虽然困难多,但他们已为加装电梯预留好位置,“希望未来能顺利推进这项工作。”

此外,老旧小区改造内容繁杂,不同部门和单位的统筹协调也是难点之一。黄艳介绍,目前各地已形成一些机制,比如一些地方由政府一把手牵头,建立起政府统筹、条块协作,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对加强工作协同、推动形成工作合力发挥了很大作用。

多渠道筹集改造资金也是难点之一。黄艳表示,从试点地区经验来看,政府资金重点支持基本类改造工作,满足群众基本需求。对于加装电梯、停车设施、改造后建立物业服务等内容,则需跟居民达成一致,由居民适当出资。而养老、托幼、快递物流、便民店等社区公共服务产品,还需要各地具体探索,让社会资源参与其中。

在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方面,黄锟认为,要明确政府的主体责任。公共设施和服务作为公共产品,具有较强的公共性和外部性,存在市场失灵的可能,必须主要由政府来提供。

还应做到科学规划,对提升的目标区域、建设领域、项目范畴、项目标准、要素保障要详细规划,区分轻重缓急,分阶段分步骤统筹规划实施。专家一致认为,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不足的短板弱项是历史长期积累的结果,补短板不可毕其功于一役。

“加快推进城镇化并不是盲目上项目,更不是‘大水漫灌’”。汪玉凯建议,各地要聚焦民生领域,确保精准投资、提高投资效益。在建设过程中,严防大拆大建,鼓励优先采取改扩建方式,必要时再采取新建迁建方式。在项目谋划、储备、实施的过程中,还应注意防范债务风险,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审慎论证项目可行性,优选项目、精准补短板、不留后遗症,严防出现烂尾楼、“半拉子”工程等。(记者 赵展慧 李心萍 张文 窦瀚洋)

来源:人民日报